一个互联网的迷失者

2021中国人口危机的开端历史的转折

发布日期:2021-11-08  |   关键词:中国人口危机,共同富裕,垄断法,先富后富  |  标签:金融危机中国人口危机共同富裕垄断法先富后富


前言


        2021年目前已过大半,从5月开始在反垄断,教育、医疗,房地产,互联网娱乐等各个领域,不间断有国家各类重大事情发生,监管政策接连不断出台,并且非常严格,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背后到底发生什么,本篇文章带你缕清明白


人口普查



       2020年11月1日零时,国家开始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普通人群思考角度出发,国家必然要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效率应该很快,但是本次数据公布的时间比上次也就是十年前推迟了十多天,在2021年5月11号才公布,
在这么久等待的时间中,网上不断发问、提问,为什么普查数据是迟迟没有公布?


 
附件 人口普查表

        数据显示,截至到2020年,我们国家的人口依旧保持增长,达到了14.1亿,相比2010年时的第六次普查,本次人口增加了7204万人,

点击查看: 第七次普查结果百科     
点击查看: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统计报告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看上去还不错,数据整体有在增长,但是生育率下降到了1.3,新出的人口是1200万,相比2019年的1465万相比下跌了18%,

        而这已经是新增人口连续下跌的第四年,并且,越跌越快。

        60岁以上人口由20年前的10.33上升到了今天的18.9,在10年的时间,几乎是增加了一倍,其中65岁以上老人占比13.5

记住这个13.5,它非常重要,非常的关键


        在联合国有个定义,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结构中,65周岁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称为老龄化社会,当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14%的时,这种社会就不再称为老龄化社会,叫做老龄社会。

        也就是说,目前我们国家距离老龄社会仅仅差了0.5个百分点。未富先老,即将来临。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人口统计中的这些数字意味什么


        首先,一位育龄女性平均生育2.1个小孩,既生育率保持在2.1,这才能保证社会的人口的正常更替,也就说下一代的人口总量不增不减,

        在国际上有一个低生育率陷阱理论,当生育率下降到1.5,就会进一步下降,而再次提高生育率将会变得非常的困难。

        我们国家仅为1.3,今年略比韩国和新加坡高一点。

在全世界倒数!


        在过去一直嘲笑新加坡嘲笑韩国,笑话俄罗斯,如今已经轮到我们国家,危机已经开始了,仅仅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开端。

        那么到底是什么危机,互联网上有不少相关文章,我这里贴出来几个

知乎人口分析:人口分析 
腾讯新闻:中国的人口危机



        在中国人的文化当中,一直讲究的是人丁兴旺,在过去,衡量一个家族兴旺、有没有未来,会不会成为一个百年望族。 一个关键的意思因素就是,看看这家院子里晾晒着有没有孩子的衣服、有没有少年在玩耍。有没有婴幼儿的啼哭声。

        有,意味着人丁兴旺,有,就发展后继有人。

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回过头来在看看人口普查数据,数据却能让人的背后阵阵发凉。

每一个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人,都会为之感到心忧。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我们国家的人口生育率一度是超过6的,一对夫妻平均生六个孩子,

而现在跌到了1.3


      
生育率从6到1.3,我们中国到底经历了什么
 
       新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后,10年时间累计出生人口是2.3亿,

       第二次生育高峰是1962年开始持续到1972年,这一次为中国带来了2.8亿的总人口,

       这两次生育潮,让中国的人口总量从建国4.5亿直接跳涨到了8.5亿,从某种意上说中国经济近40年的强劲增长,都受惠于这两次人口高峰带来的人口红利,

       不过在当时,生育潮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趋势,全社会的舆论风向和政策风向都认为出生高峰是个严峻挑战和考验,是需要平缓,于是在第二次人口高峰的末尾,中国开始的影响深远的计划生育征程。
 

       整个七十年代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晚稀少为主
       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
       稀少指,拉长生育时间
       少是指,只能生两个孩子
       两胎要间隔四年左右


       严格的生育政策开始抑制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直到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无论是强度还是持续时间都无法和第一次,第二次相提并论。

       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 从1985年左右,持续时间仅仅五年左右,累计出人口是1.17亿。

       重要的是,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并不是由女性的高生育率带来的,而是由当时育龄妇女的庞大数量带来的。

       实际上,中国的生育和女性生育意愿,至80年代末就开始大幅下降,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中国的生育率平均值只有2.4,还不到第二次的一半。
 
       和需求下降的生育率和生育意愿相比,中国的生育政策也越发严格,到了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这个政策延续了30多年,直到2016年废止

       在2007年,原国家计生委,预计中国即将迎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然而,中国的第四次中国城高峰一直没有到来,到今天也没有到来。

       自第三次生育高峰的1991年结束至今,已经整整30年,中国再没有出现过一次出生人口高峰期。

       生育政策之外,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抑制了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中国的生育率从6跌到1.3,已经低于联合国公布的低生育率陷阱。也正式进入了低生育率陷阱,按照该理论,也将进一步降低生育率,且无法挽回,于此同时,国家距离老龄社会仅有0.5个百分点,马上也将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人口状况已经进入到了危险的境地,像国歌所唱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生育率上从建国初期一手好牌被如今打成了这个样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出生人口少,住房住不完,房地产大批大批开发,教育医疗资源跟不上,国家未富先老,在资本市场,年轻人创业无出路等等等等,社会形势面临各类问题。
 
      一条条分析问题所在,一条一条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机会。危险出现,机会又在哪里。
 

人口危机对比


从今年5月开始,国家政策不断出台,而且越来越严格,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口出了问题,人口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人口问题不能出问题,在寻求解决办法之前,先对比下比我们中国早出生的国家,中国的问题是通病还是个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从别人那里看看,能不能找到借鉴的方法。

德国,德国是世界上进入生育陷阱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最早的国家,2020年,德国同样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
德国情况的比较特殊,因为一战二战,当时德国的青年男子损失较大,造成了新初初生婴儿的比例的下降。
如今进入和平时代现代社会几十年,德国出生率依然那么低,为什么?这个分析下。
中国的小孩都有爷爷奶奶来管,德国的爷爷奶奶跟中国国情不同,并不管小孩。
德国社会竞争激烈,个人追逐自由,孩子有人生没人管,德国著名记者海恩肯特曾在自己的书中写过一段话,为什么不要孩子,因为我不敢生。
德国作家沙拉,年轻时候写过一本书名叫《幸福的母亲是个谎言》,写该书的时候,她的孩子正好三岁,她在书中讲述了她当妈妈的懊悔和难堪,生孩前充满了幻想,生了孩子也都痛苦不堪,极大的反差让她对生孩子特别失望,该书出版时,引起了德国女性的共鸣,很多女性表示自己更愿意做个父亲,而不是跟母亲。书中讲到,她在孩子一岁之前坚持工作,但随着孩子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照顾,这时候发现照顾自己孩子和工作之间已经不可兼得,于是她不得不减少工作时间将孩子送到托管中心照看,但托管中心的时间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位置偏僻,她又不得不下午三点就下班去接孩子,于是工作从全职变成了兼职,最后到了不得不成为了全职妈妈。
在德国,许多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会像她一样,从全职工作变成兼职工作,最后变成全职妈妈,葬送了整个职业发展前景。
在经济越发的国家,女性受到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也更渴望社会的尊重,因此,她们更愿意展现自我,并拥有一份可以获得认可的职业。德国很多女性把使事业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因为在德国女性生了孩子,几乎就意味着他们的事业走下坡路。
所以很多发展很好的女性就一再推迟生孩子甚至不生孩子,这是德国女性的情况,从2000到现在,德国政府想尽了各种办法,然而依旧收效甚微。
回头看看中国的全职妈妈。
中国的女性生完孩子以后,情况基本上与德国近乎一致。社会已经开始出现德国女性这种苗头。越是城市人口越是这种状况。


美国2020年人口增速降降至1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次于大萧条时期,2008次贷危机引发。(房地美房利美),不再做具体分析,美国人口同样情况。

日本
少子化一直日本的头号难题,让整个国家变成了老人。
先看一个视频,日本高位接盘的人
2015年日本50岁未婚男性占男性比是23.4,女性44.1,也就是说日本的男性有将近1/4,女性有1/5选择终生不婚,日本年轻人买房结婚的不到5%,85%是选择租房住,10%是选择和父母居住,或者是住公司宿舍,由此想是他们是不想买房吗。不是。
2015年日本内阁府在民意调查结果是:想要买房的人接近了75%,但是种种原因让他们买不起或者买的起住不起,于是干脆就不买。日本整个国家债务和gdp的比率是250%,比希腊都高,全球第一,这些债务要 他们日本人一代一代去还的,而且会转嫁到他们每一个普通人身上,
2017年日本结婚夫妻是60多万对,也是二战后新低,
2018年日本人的意识调查中超过60%人不想生孩子,
2019年日本15岁以下人口占比12.1,比上年少了18万人,刷新了历史的最低记录,
2019年根据日本后生劳动省的统计数据,日本新出的人数会是86.46万人,创下来1899年统计以来的最低值,也就是说120年以来的最低值,同时,日本老龄人口是3535万人,全球第一。
除了人口问题,就业问题和工作不稳定,失落20年泡沫经济破裂后,经济环境恶化就业困难,失业暴增,接踵而来,于是,日本年轻人选择了断舍离,极简文化,草食系,低欲望,无欲时代,穷而诚实。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年轻人
网抑云,打工人,佛系,丧文化,躺平等等,是不是有很多和日本有相似之处?

韩国
韩国已经是全球低生育率最低的国家,倒数第一,2020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政府一直在各种政策补贴非常非常丰厚,各种放假,结果同样聊胜于无。
2020年韩国户籍登记人口减少两万多人,意思就是死亡人口30万。出生人口只有27万多,死亡人口多于出生人口。是韩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人口减少的情况,同时韩国的生育率再次刷新了新低,降到了0.84。简单比喻,韩国有一百个年龄处于生育年龄段的女性,平均只生了84个孩子,,还剩下16个选择不生。
2020年韩国单人家庭是900万,单人家庭占比数是39.2,单人和两口之家占比是60%,两口之家意思的丁克不生孩子。
韩国的情况开始的较早,早在2015年,韩国30-34岁男性未婚比就占到了33%,女性此年龄段更是达到了38%,40-44岁的未婚男性占比是11%.,
韩国准老龄化和老龄化人口已经接近30%,虽然人口在负增长,老龄化严重,但首尔的房价依旧位居全球第二。
调查显示,韩国20-29岁青年,受雇佣的不到50%,有一半的韩国青年和毕业生没有符合他的专业和正常预期的长期稳定工作。
早在1999年,韩国失业当中,本科毕业占比是12.1% ,2016年本科失业占比高达30%,韩国有70%年劳动者受教育水平超过了他们本职工作水平。
这便是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高度内卷的恶果。很多时候白白浪费时间精力去学习知识技能,但在工作中根本就用不到。
再然后就是韩国的财阀和阶级固化,财阀垄断和把持着绝大部分的资源。年轻人创业高度困难,几乎难有创业。
从很早前,韩国就进入所谓的五抛弃时代,抛弃恋爱,抛弃交友,抛弃结婚,抛弃购房,和抛弃生育。
回过头,再看看中国社会,是不是也开始出现了这种苗头。不婚,一个人过……

 
历史问题就像在当年最先称霸世界的是西班牙,很快被英国取代,归结原因是因为它的人口出了问题。

以上都是发达国家,都比中国率先进入低生育陷阱国家的情况,他们有着完善的养老措施和养老体系,几乎也都是移民目的地国家,缺少人口没有了可以靠被移民。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各种体系和制度都不完善,如果一旦掉未富先老的陷阱,那就出现了危机。

人口和社会进化规律是否无解

是谁扼杀了年轻的生育意愿,是社会对生育这个行为太不友好!

住房和养育经济成本高,教育竞争激烈,工作时间长。因工作和观念导致的父亲缺席,女性职业生涯受影响,是当前中国适龄女性不愿生或者少生的理由。
有研究者计算出中国女性每生一个子女工资收入就减少7%,现在的生育适龄妇女是80后,90后,这些大多都是都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妇至少要赡养四个老人。
面对巨大的压力,奋斗无望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了和这个世界对抗,不结婚不生孩子,直接选择躺平,
没有人不想为了梦想而奋斗,但凡奋斗有希望的话,又有谁愿意在底层沉沦,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怎么解决。
掉进低生育率陷阱,基本上原因都差不多。虽然他们是发达国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发达国家也率先进入低生育陷阱,他们努力也做了很多工作和政策:日本为了生育生孩子,会给很很多很多福利,放了很多人的假,基本上就是只管生国家花钱给你养,韩国,德国也是如此。

可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些国家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中国能不能解决,需要且必须强调一个事实。

他们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提高人口生育率上,能否打破这个规律,能否走出一条特色之路?能否杀出重围?绝地反击,找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解决办法。
所以,今年以来,我们国家各种政策接连不断出台。也越发严格,一直围绕着生育转
从开头说的这些政策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起到作用呢,还有没有更多政策,继续讲。
 
 

应对危机


中国人口问题已经严重到了必须下大力非解决不可的地步,2020年5月人口普查中国的生育率已经降到联合国的警戒线以下。警戒线是1.5,中国到了1.3,
按照人口生育率陷阱理论还会持续降低,国家的情况已经不允许降低了,中国现在已经是老龄化国家,虽然距离老龄化家只差0.5个百分点,也就这两年了。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中国的社会的压力比其他国家超负荷(关于老龄化社会危险,请自行搜索)。
中国当下面临着两个压力,
第一,养老系统和养老措施还不完善,绝大部分老人还是依靠子女家庭养老。
第二,一旦进入未富先老的陷阱,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都会因此而停顿。
 
人口问题无法回避,必须解决
因为这关乎到中国的民族传承和民族存亡问题



后续贴出来一些参考资料

一、生育问题
 

五月份国家出台了放开三胎的政策,全面取消了社会抚养金制度。从伍分月开始,其实不管生多少个孩子,都不罚钱了,并且还时有热点冒出讲八胎什么鼓励。意思上讲只要拿着孩子出证明就可以上户口,其实这已经是变相的全面放开,只是没有明确讲,已经开始保证每个育龄妇女生育权的自由。
问题是政策放开了,但也几乎不愿意生了,大多数人的想法是,虽然有了生育的自由,但可以放弃这个自由,可以不要这个自由,可以选择不生,

看一下三胎政策公布后,安徽合肥电台和河南电台的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的情况:


 
原来是想生,要生,可是政策不允许生,现在政策允许了,很多女性不愿意生了。
上面讲了几个发达国家,德国,韩国,韩国,日本和美国,人口状况都很严峻,稍微总结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低生育率率陷阱的国家,人口增长一直很低,
日本一直受少子老龄的困扰,现在整个国家变成了老人国,
韩国韩国2020年历史上首次进入人口的负增长,
美国人口也进入大萧条时期以来最低的人口增长值,
观察韩国,日本,德国等人口声音下降的原因,发现我们现在正在步他的后尘,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适龄男女不愿意生。
每个国家由于文化和制度的原因,问题或有不同,但基本都差不多,非常不幸的是,他们遇到的问题,中国全都遇到。
同时,看一眼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尼泊尔
尼泊尔的生育率是46.1,我们是1.3,他们是中国的50倍!
发达国家的生育率都非常低,反而穷的国家都很高。
不愿意生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除了政策还有更多方面。
 
生育成本过高
 
 
简单来说,就是生孩子太花钱,这个问题,可能年纪大一点的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当年他们生孩的时候并花钱不多,当时国家注重优生优育。
而现今,生一个孩子从怀孕到生下来有很多原来都没有出现过的费用,这些费用非常高昂。

 


 
 
这几个妈妈来自于不同的城市,他们从怀孕到孩子出生,最少的是哈尔滨的母亲,花销在三万三,三万三是家庭没出现特殊的情况下的费用,否则费用更高。
假设一对年轻夫妻,除去面对的高昂房价以外,只说孩子的教育养育等问题,那么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帮助,仅仅生孩子的各种费用就已经让很多青年人望而却步。
如果一不小心怀孕了,相比去做一个小手术,大概只需要1000块左右,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选择放弃生育。
成本过高,也是影响生育下降的一个重大原因。
 
二、住房政策
 

住房是人类完成生育的最基本需求,也是目前抑制生育欲望的首要问题,有家才有孩子。不可能让年轻人到大街上生孩子……
所以想要提高生育率,第一个要解决问题的住房问题,而困扰住房问题的关键因素这就是房价过高,
要解决住房问题,必先解决高房价问题,要保证年轻人有独立居住的住房,注意是独立居住,他可以选择和父母一起居住,但是他必须有独自的居住,有成立家庭的能力和条件,这是首要问题,所谓居者有其屋,让每个年轻人想要结婚时,都能够不太困难的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而不是现在穷其一生掏空整个家庭和父母一辈子积蓄六个人的口袋,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和债务,才能拥有一套住房,而这样情况往往是年轻人住房有了,父母下半辈子的养老却没有了着落,父母需要花钱的时候无力,亦或好不容易凑够首付,然后发了薪水,马上就要交房贷,又没钱。导致年轻人不敢生孩子,老人不敢生病。

回头来看下

第一次和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当时中国刚刚成立新中国,普通农民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中国是农业社会,土地就是生产资料,人口就是生产力,多一个人就多了一份生产力,所以激发了人们大量的生育意愿。
第二,当时的结婚住房不是难题,当时居住条件并不太好,例如农村,一般都是土坯房、窑洞,或者是茅草屋,土房子,在农村,盖两间土房子并不太难,一个家庭拿出两年或者几年的收入,或者请亲戚朋友们帮忙,就能够为一对新人弄一套像样的住处,这是农村的情况。
而城市,都是国企结婚的。会分房,尽管条件不太好,如筒子楼里的一两间房子,当时条件有限基本都是这样情况,虽然在城市住房子也有许多问题,但这个问题当时解决起来相对容易,或者说没有今天这么难。
不像今天,而只是有人提前买了便宜房子,晚几年买房的人几乎要搭上几十年的时光,一套住房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生育率问题要解决,首先要解决房子的问题,

从5月开始国家颁布了21项住房政策,各地市都在各类政策出台。
但各大城市,房产悬崖式下跌,国家已经连续颁布限跌令,住房不炒,预计未来几年住房将要大部分结婚的买得起房或者是有房子,甚至针对结婚补贴。三四线送房子都有可能。

 
三、创业就业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家的现实情况,目前中国年轻人巨大压力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个稳定的就业。
社会能不能给年轻人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也并非指铁饭碗,而是这个社会给年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然后有一个稳定的上升通道,让他们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只有当没有了生存的压力的时候,年轻人才会有心思琢磨自己生活才会有诗和远方(第六条政策),才会有心思去创造的发明,去培养自己的爱好,才会有浪漫事情发生。
夜晚的广场上不仅有大爷大妈的广场舞,也应该想起年轻人情歌的对唱,舞动的一个是年轻人妙曼的身姿,散发的应该是年轻人荷尔蒙的气息。也是社会繁荣的象征。
而如今的年轻人是什么状态呢,一个个被迫的966,双休的企业也难找。一个个成了奔忙的社畜,年轻人自己活得都不容易了,怎还有更多心思去谈恋爱?去结婚,去生孩子,
想不敢想
而解决这个问题就涉及稳定和多元的就业机会。
如果解决了房子问题和就业问题,就会生孩子吗,不,也仅会生一个,顶多两个,不会多生,因为还有其他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四、**政策
 

被和谐,后续更新出来


 
五、教育政策
 

2021,国家出台政策当中引起反响最大的就是教育领域的双减政策,以及各类校外培训,线上教育,大力打击教培和补习班。
为什么人们对教育那么大的关注且意见那么大。是因为现在在中国人的家庭制支出当中,教育支出最大的,大到已经让很多家庭开始承受不住,这个大,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有精力方面。
中国教育五个阶段,
一阶段就是幼儿园的学前教育,
二阶段是小学和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
三阶段是中等教育,包括高中和中专。
四阶段是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以及专本科,
五阶段就是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博士的培养,
另外很多人就把专本科,硕士,博士归纳一起叫高等教育。
在中国,有一个普遍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教育家,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口小儿每个谈起教育都是头头是道,每个人都在发表着不同的意见,而且每个人觉得自己讲的都很有道理,所以教育好谈也非常不好谈。
因为众说纷纷,但是归纳起来,有那么几派。
第一,崇洋派,觉得教育还是国外的好,教育为国外至上,国外都是对的,国内一切都是错的,
第二,复古派,教育还是我们老祖宗的好,恨不得教学的全部采用文言文教学写繁体字,学对对子,背四书五经,考八股文。
第三,民国派,一直在想念那种民国的清新风,也恨不得明天就把蔡元培老先生给复活然后去北大当校长,
这些都不奇怪,因为每个人都是教育的参与者,在其他行业不一定参与过,但是教育和学校都参与过,因为曾经都是学生,
现在这社会主力人群中,又都是家长或者将要做家长,参与自己孩子教育,因此,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每个人都可以对教育对老师指点。


我们称老师为园丁是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我们把很多赞美支持都给老师们,但在实际生活当中又严重的缺乏对老师的崇敬,甚至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了。
在如今,大家对老师反而有很大的意见,抱怨指责多于感谢感激感恩是一个很奇特的矛盾。


我们国家的教育从新中国成立来走过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扫盲阶段,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有5.5亿人,有四亿文盲,连起的名字都不会写不会认识,叫做斗大字不认识一箩筐,文盲率高达百分80%,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更是超过了95%,
同时,全国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仅仅20%,剩下的都不上学,而初中入学率更是只有6%,
所以当时我们的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扫盲,从1949年到1969年20年的时间内新中国四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扫掉了1亿文盲,到了2000年,我国的文盲率已经降到6.7%,这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第二阶段是短平快阶段时间,进入80年代,因为1977年已经恢复了高考制度,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已经恢复了正常,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序幕拉开,对人才的需求极度缺乏,从小学到大学这个过程走下来。
一是大学的规模较小。这个数量也较少,所以培养出来人才很少。
二是个培养周期过长,为了满足当时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需求,1985年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决定,开始大规模式的设立中专,那些初中毕业的优秀学生,考入中等职业学校,经过三年或者4年的学习,具备了初级的职业技能以后呢,国家包分配直接进入社会工作,缩短人才的培养周期,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决定,是华夏历史上儒家的真正改革。

第三阶段是现代教阶段,由于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层次的人才出现了巨大的缺口,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而高校经过飞速的发展,到了2019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1999年高校扩招的同时,国家对中专生工作包分配制度进行了废止并开始大规模的关停并转,中等职业学校留下来的不足原来的1/10,今天,我们对教育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就是由此埋的导火索。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人民当家做主,为人民服务,与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绝对不允许像韩国那样的财阀阶层,或是像美国日本那样家族政治集团的存在,不允许阶层固化!而实现这一结构的路径就是保证平民子弟,寒门子弟上升通道的畅通
而教育,承担着这一重大的责任,一个平民子弟因为他考上大学就有可能改变整个家庭或者整个家族的命运。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有可能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的,当他考试顶尖学府以后,他就有可能进入非常好的企业工作,或者直接可以进入顶级核心的国家政务这种情况在西方国家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这一点我们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所以北大清华复旦这样的顶尖学府每年都有一定的比例,一定要录取贫困地区的考生,降分也要录取,这是政治任务,这是国家教育要承担责任,是非常好的制度,也是非常好的设计,但为什么如今又有那么多意见呢。

问题来了

第一,1999年,国家开始扩招,让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高中考大学,由原来部分优秀权利变成了普通学生也可以实现的梦想,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学生变得多了起来,大学毕业文凭就变得平常了,很多岗位和职业明明初中生就可以胜任,但是为了显得高大上也跟风要求是大学文凭,让整个社会形成了唯学历论。

第二,从1999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力度,高校开始扩招,对高等院校进行投入建设,同时开始大规模的关停并转中等职业学校,但是!并没有加大力度建设高中,这样就造成了高中的教育志愿与社会需求出现了严重的脱节,于是就造成孩子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注定有一半的孩子无法走进高中课堂无法走进高中大门,进不了高中基本上与优秀大学教育无缘了,那些优秀大门虽然对这些孩子还敞开的,在走进去的难度就呈几何级的增长

一方面是这个社会的唯学历论学历史,敲门砖,没有学历一点机会都没有,
一方面是高考只有一次机会,而且注定了要淘汰50%人群进入
社会上结婚买房生育等各种难题。


怎么办,只有竞争,中国人观念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既然一切为孩子,每个家庭就会调动一切资源参与竞争。
于是!这种竞争就不再是孩子与孩子间的竞争,变成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竞争,父母财力之间的竞争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开始拼命的补课,鸡娃内卷不断升级,我们的孩子变成这个社会最累的人,最忙的人,
周一到周五需要上课,晚上回家要很晚才能写完作业,假期和周末要上各种培训班,然后直到把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全部排满,
终于,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没有童年,越来越没有快乐,越来越像机器,他们活着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唯一的目标就是班级第几名,年级前几。
 
 

竞争一旦开始,只会越来越激烈
内卷开始,只会升级
 
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家就开始争相地上培训班上辅导班,然后培训就慢慢形成一个产业,一些聪明人就看到了一些商机,精英们就开始进入行业中。
如北大某一老师就就辞职不干,去做了个培训学校,叫新东方,然后借助资本直接上市,风光无限。
老师在前面打样,学生就开始学,北大学生,搞了一个,针对中小学的培训,学而思教育,也上市了。
又一个北大学生一看,你们做了英语做了K12。那我做幼儿园吧,于是,红黄蓝幼儿园借助资本也上市了。
另外一个北大学生一看,从幼儿园到大学你们都做完了,怎么办,于是他把眼光瞄准了毕业生做了个中公教育,前些天给北大捐了十个亿。
北大出人才,北大精英都去做培训……

资本是逐利的,操纵资本的人都是精英,那么他们进来以后教育就不再是做教育了。
他们要为股东为股民赚钱,他们进来之后加入了这个行业的竞争,就加入了加速了家长的焦虑。
普通家庭没有多余的钱上培训班怎么办?上不去培训班的孩子怎么办?于是就出现了我们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局面叫做
 
寒门再难出贵子

一方面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变相的堵了寒门子弟向上晋升的通道,
另一方面是培训机构了用大量金钱砸出来的伪学霸,另外就是国家对于公立幼儿园建设和投入的滞后,公立幼儿园很少。
最后幼儿园变成了资本的游乐场,教育变成了年轻妈妈的一个沉重的负担,已经严重地踩到了所有底层人民的底线。
政策初期。国家的九年义务制教育是世界上同年龄段最好的教育。值得国人骄傲。但如今的局面结果,让人充满失望。
于是国家2021年5月以后,出现了双减政策等等一系列政策,能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还未待可知。
六、女性地位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对女性的尊重程度是成正比的,一个社会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程度也就越高。
在讨论生育率问题的时,影响生育的各个方面有房地产,教育,就业,创业环境和费用的问题,但核心问题是生孩子的主体是谁?
是女性
这个问题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那就是女性妈妈的地位问题和生孩子的意愿。
不仅仅是中国受儒家传统也包括很多世界其他国家多数人观念就是,认为有了房子没有了经济压力,女人就应该生孩子,很多人天然的认为有了物质的保障后,女人就应该生孩子或生一堆孩子。
但其实,一个女人生孩子所付出的辛苦和不易,一个女性一旦怀孕,首先要承担是十个月孕期身体的各种不适,然后就是工作的停顿,在过去女的生一次孩子就等于在鬼门关里面走一遭,有很多妇女没能够从产房里走出来

虽然现在医疗发达了,没有这种担心。
可是生孩子痛苦并没有因此减少,等到孩子生下来之后,首先要面对的是工作受影响或者工作根本就没有了,没有人帮忙带孩子的话,多数女性就被迫做了全职妈妈自己带孩子。
原来出门都要画很美的妆,有的女性都要画一两个小时,现在有了孩子之后,就会不敢化妆,因为婴儿皮肤可能会过敏,原来一星期要做两次头发,现在两个月还不一定做一次。
女性天生是爱美的动物,但是有了孩子之后发现这些跟她都没有关系了,原来她有时间去浪漫,去逛街,有各种活动,当有了孩子以后,这些在她的世界里全都消失了。

她的世界那时候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

因为孩子,她放弃了整个世界,另一方面,工作没有了,收入也就没有了,原来夫妻二人地位是平等的,经济有可能是独立的。
因为有了孩子放弃工作以后,发现需要靠对方生活,于是他们渐渐地就失去了安全感,就变得敏感,如果再遇到一个不理解自己的丈夫,感情矛盾升级,离婚。
现在看看有多少妈妈生了孩子以后得了产后抑郁症,并且妈妈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有了孩子以后,要看老公的眼色生活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甘心吗?等孩子慢慢长大,告她要生第二胎了,要把那些痛苦再重新再来一遍,那一个现代女性,会愿意吗
目前讲导致生育率降低的因素,有房子,教育收入等,反过来讲,这些是真的是主要因素吗。难道如果真的没有钱就不生孩子了吗?也不是!
现在的适龄妇女基本都85后,90后独生子女,他们基本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们选择生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女人要为一个男人孩子一定不是机遇物质。
 
而是基于爱
 
为了爱,为了生的延续,为了爱情的结晶等等。
我爱你,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我可以承受一切痛苦,哪怕是到鬼门关里走一遭,我要为你生个孩子。
看到过很多新闻报道,有多少妻子已经怀孕了,因为丈夫遇到事情不幸身故,可是他们为了为了为丈夫留一个后代,现在把孩子生下来,为什么?因为爱!
我们分析了五项原因都很重要,但是如果不能真正的提高妇女在生育和养育上的幸福感,面对经济和地位独立起来的女性,什么都没有用,对于很多人来说,必须重新理解和定义生育这个词语的含义。
生育是女性的权利,不是义务,女性不是家庭生育的工具,更不是完成生育指标的工具。
女人女性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当工具的,所以提高生育率关键因素不是女人而是是男人(连政策三)

七、
 


八、
 

 


 

Copyright © 2021xinghuoseo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6000901号-3    友情链接: 我的简历
更多我的联系方式